業(yè)務專家督導系列報道(四):聚焦高考改革 促進教師成長
??? 10月9日-13日,業(yè)務部專家、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董曉平老師親臨青島為明學校,對青島為明高中部的語文教學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指導。董曉平老師多年研究高考題型與高考改革,此次調研,他以自己豐富的經(jīng)驗和獨到的見解,給為明學校的師生帶來一場知識的盛宴。
? ? 10月10日上午,董曉平老師首先為高中部老師帶來一場精彩的論述類文本解讀示范課。示范課開場,董老師就鼓勵學生們暢所欲言,并每每能找到學生發(fā)言中的閃光點,夸獎學生們敢于發(fā)言、言之有據(jù),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課堂上,董老師立足于新高考大綱強調“說理性,邏輯性”的特點,著重培養(yǎng)學生邏輯分析、信息整合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旨意識和文本意識。一節(jié)課結束,學生們對論述類文本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 10月10日晚,董曉平老師以《聚焦高考改革,促進教師成長》為主題,為全校教師做講座。本次講座緊扣新高考“回歸傳統(tǒng)文化,立德樹人”的要求,引導各科老師思考,如何應對越來越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新高考命題,并在探索高考命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董老師指出,目前市面上根據(jù)新高考命題思路編制的優(yōu)秀題目少之又少,許多習題粗制濫造,這不僅加大了各科老師解讀新高考的難度,也是學生備戰(zhàn)高考的一大攔路虎。然而,這也給了教師們提升自己的一個機會。各科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知識重點,首先加深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再打亂教材知識體系,建立以考綱為藍本的知識體系,用對新高考命題思路的解讀“倒逼”自己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把教學變成一個學生能力提升與教師自我成長的過程。
? ? 10月11日至12日,董曉平老師聆聽了高中部三位語文老師的講課,并對每位老師的授課做出了悉心點評。對于高三的一輪復習,董老師指出,現(xiàn)高三復讀班學生具有和一般高三學生不同的特性,對待復讀班學生的一輪復習,應做到復習課與新授課不同,二輪復習與一輪復習不同,使學生保持復習時的新鮮感。高一語文老師趙丹是今年剛剛加入為明大家庭的新教師,董曉平老師對她授課時表現(xiàn)出的豐富扎實的學習素養(yǎng)大加贊賞,并從專業(yè)的角度對新教師做出指點。經(jīng)過董曉平老師的講解,老師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頗有醍醐灌頂之感,并真切的期望董曉平老師日后能更多地造訪青島為明,做出指導。
? ? 在此次調研活動中,許多老師由衷地感嘆到,青島為明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在名家的教導提點下,青島為明學校的教師們一定得到授課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雙向成長。